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2021外事发展论坛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隆重举行

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03 10: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申涛 报道 10月27日,由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主办的“2021外事发展论坛”在威海乳山银滩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外事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与会交流,共同探讨外事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申涛 报道

10月27日,由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主办的“2021外事发展论坛”在威海乳山银滩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外事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与会交流,共同探讨外事发展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2021外事发展论坛

与会的专家和学者主要有:中国前驻牙买加大使、肯尼亚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特邀理事长、高级研究员,中国非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郭崇立;中国前驻约旦、土耳其大使,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宫小生;山东省委外办宣传调研处副处长李元忠;鲁东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刘凤鸣;山东出版集团原副总经理、编审刘锋;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时平;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全义;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李光贞;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博士倪鹏;威海市外办党组书记焦华同志;威海市外办副主任张炜同志;威海市外办涉外管理科科长孙林同志。我校常务校长刘先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恒强,科研处处长刘晓华,外事研究院院长朱亚非,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张婕,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艺等参加论坛。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外事研究院全体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国际商学院的部分教师参加会议。

常务校长刘先义致辞

开幕式上,刘先义对莅临本次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将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外事研究院打造成为高水平、有影响、有特色的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使其积极有效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提升我校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刘先义向学术顾问、特约研究员颁发聘书

山东省委外办宣传调研处副处长李元忠讲话

山东省委外办宣传调研处副处长李元忠代表省委外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向大会介绍了省委外事办近期的工作重点并强调了建立智库的必要性,对外事理论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思路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李元忠同志代表省委外办向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外事研究院颁发了“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牌匾。

中国前驻牙买加大使、肯尼亚大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特邀理事长、高级研究员,中国非洲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郭崇立作主题报告

研讨会上,郭崇立大使作关于“新时期外事服务大学智库建设的初步设想”的主题报告。他强调,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质量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学校加速智库建设是紧跟时代步伐、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工作意义重大。

中国前驻约旦、土耳其大使,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宫小生发表演讲

宫小生大使以“新时期外事工作的工作方向”为题展开演讲。他指出,学校以“外事”为特色开展各项工作,实乃应势而为。学校要坚持具有外事特色的体系和发展思路,填补空白,把握机遇,大力发展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时平作主题报告

上海海事大学时平教授针对“外事类大学涉外知识体系中的特色平台建设问题”展开论述。他介绍了上海海事大学智库建设的发展历程,指出学校的智库发展要找准定位、找好平台,为国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出席2021外事发展论坛的专家学者

刘凤鸣教授强调“山东要积极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他指出,山东省尤其是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渊源颇深,他将自身对徐福等历史人物的研究成果向与会人员做了分享,并强调山东省应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中积极作为,将这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刘锋教授以“中日文化交流及中日文化的差异”为题对中日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现象进行了解析。

文章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网址: http://www.sdwyjxzz.cn/zonghexinwen/2021/1103/938.html



上一篇:山东率先在技工院校打通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
下一篇:山东率先在技工院校打通两类人才双向评价贯通

山东外语教学投稿 | 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 山东外语教学版面费 | 山东外语教学论文发表 | 山东外语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山东外语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